行業動態

新能源汽車發展將推動汽車產業的全新變革

   在工業4.0時代,汽車產業汽車產業作為制造業中技術含量、智能化程度、產業集中度較高的代表,無疑成為制造業產業升級的先導陣地。

    工業4.0這一概念誕生于德國,對此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資源開發部主任徐長明通過對于這一基本概念的研究后表示,工業4.0的核心是智能制造。德國制造業發展面臨的兩大問題就是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如何不出現互聯網+制造業,而是制造業+互聯網局面,所以德國制造業總的核心是提升競爭力。

  對于智能制造是工業4.0時代核心的說法,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復雜系統管理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王飛躍也表示了類似的看法,在他看來,4.0的核心是ICT+CPSICT是智能+連接性,智能連接技術。

    在工業4.0時代,德國奔馳、寶馬、大眾三大汽車公司的主要目標是:提升品質、提升生產力、提升柔性化、壓縮產業,總核心是提升競爭力。

    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張丕杰表示,汽車智能制造的首要任務是**,汽車智能制造的成功需要激發**活力。未來一汽-大眾將打造智慧工廠,持續加速**與數字化戰略布局,在車型開發、流程標準、制造模式、生產組織方式等多方面進行**變革。在生產工藝、生產流程等方面進行更多的**,實現轉型升級。

    而在互聯+大數據方面的認識,張丕杰很好的詮釋了工業4.0時代是制造業+互聯網。他表示互聯就是把設備、生產線和員工通過網絡緊密地聯絡在一起,所有信息都是實時共享,這樣就組成一個制造能力無所不在的智能制造系統。

    而關于大數據的應用,未來更將會滲透到企業運營、價值鏈乃至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并對工業大數據進行精準分析,為汽車智能制造帶來更加精準、高效、科學的管理,而且也會帶來更高的研發生產效率,更低的運營成本。

    汽車工業的未來是新能源

    張丕杰還表示汽車智能制造的未來將是綠色發展。《中國制造2025》中明確提出,新能源汽車將是國家發展汽車產業的方向,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節能汽車、智能互聯汽車都將是國內未來發展重點。中國作為一個碳排放大國,節能減排壓力巨大,因而政府主推以純電動車為主的新能源汽車發展策略,對于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更是給予了較高額度的補貼。

    對于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策略,張丕杰表示,當前新能源技術成熟尚需要時間,中國汽車產業實現純電動化不會一蹴而就,因而傳統汽車、混合動力汽車與純電動汽車仍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共存發展,這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現狀和規律。基于這樣的分析,奧迪推出了對中國市場研發的奧迪A6Le-tron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百公里綜合油耗僅為2.3L,以綠色實效**綠色未來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陳清泰則十分肯定政府主張的新能源汽車發展策略,不過在節能補貼方面,他則發表了不同看法。在他看來,電動車的產業化*終必須依托市場來完成。

    美國、德國等國家都把電動汽車作為迎接第三次工業**的重要載體。日產、寶馬、通用、大眾等汽車巨頭陸續向電動汽車轉向。在陳清泰看來我國將電動車的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跟上國際汽車產業升級的步伐,是一項具有長遠意義重要決策。汽車動力技術的電動化是汽車產業100多年來*深刻技術**。它恰與分布式清潔能源,互聯網、物聯網、智能化交集,正以強大的力量推動汽車產業進行一次影響深遠的結構升級。

    但對于政府出臺的多種形式激勵政策,陳清泰也發表了其看法。他認為應該從三個方面來推動新能源汽車的良性有序發展。**,有序放寬市場準入,強化市場監管。歡迎新進入者,但讓投資者自主決策、自擔風險;以強制性技術標準和相關法規為準繩,嚴格市場監管,使違規的企業和不達標產品的入市受到嚴厲的懲罰。**,政府政策組合要給全社會一個長期穩定的預期。頻繁政策調整不僅在政策銜接期會產生較大的市場波動,而且不足以引導企業和消費者產生長期行為。第三,重視尋找依托市場力量自行發展的道路。電動車的產業化*終必須依托市場來完成。

    隨著工業4.0時代的到來,汽車不僅僅是人類出行的便捷工具,同時作為智能終端的載體,智能汽車時代的帶來代表這智造時代的到來。而作為汽車智造制造的發展方向,新能源汽車的繁榮發展將推動汽車產業的全新變革。

滬公網安備 31010102004821號